需求
在实际项目中,我们通常会需要做一些跨多平台的页面。比如说一个活动页面,需要在微信小程序里展示,也需要在自家公司的app里面展示,还需要在支付宝等平台里面展示。这时候一个h5就是很符合你的需要了。如果这个时候需求再复杂一些,比如说在这个活动页面需要调些扫码功能,或者需要调起支付功能,等原生方法调用的需求,那么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个中间件,来处理不同端的原生方法。
中间件实现原理
原理很简单,我们在抽象出来一个类,在这类里面,我们将需要用到原生的方法进行实现,其他终端对这个类进行继承并重写所有的方法。
偷懒的话,可以不要pc调试类,直接在父类实现pc调试类里的所有方法。
实现完了,接下来就是调用了,如果在每个页面都判断终端是哪端就太麻烦了,并且也没有必要把每端的中间件代码都加载进来(可以使用require进行异步加载)。在页面加载的过程中,根据判断创建对应终端的中间件对象addon,并将这个中间件对象挂载到window上面,在使用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window.addon.scan()
注意点
微信、支付宝都有其对应的判断方法,但自家app的判断, 需要原生开发在useragent里面添加标识(这个不复杂,原生都知道怎么加,不知道的请问度娘)
另外ios webview不再支持同步方法,建议所有的方法采用异步调用方式, 参考示例。
上代码
下面上一段我的判断各端的代码
class addon { constructor () { let ua = window.navigator.useragent.tolowercase() if (/mpbank/.test(window.navigator.useragent)) { // 招商行小程序 } else if (ua.match(/micromessenger/i) == 'micromessenger') { // 大部分手机可采用此判断,是否是小程序,但有小部分华为等手机因为加载慢,这里会出现误判 if (window.__wxjs_environment === 'miniprogram' || ua.match(/miniprogram/i) == 'miniprogram') { } else { } } else if (/alipayclient/.test(window.navigator.useragent)) { // 此处用ua和miniprogram判断,先查看兼容性,使用my.getenv为异步,不适合此处 if (ua.match(/miniprogram/i) == 'miniprogram' || ua.match(/webview/i) == 'webview') { // 支付宝小程序 } else { // 支付宝 } } else if (/xxxx-app/.test(window.navigator.useragent)) { // app } else { // 其他处理(web和第三方渠道进入) 兜底 } } export let addon = new addon()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示例
parentaddon.js
export default class parentaddon { scan (data) { data.success('xxx') } }
iosappaddon.js
export default class iosappaddon extends parentaddon { scan (data) { window.scancallback = data.success window.webkit.messagehandlers.scan.postmessage({ callback: 'scancallback' }) } }